-
螳螂拳双刁左揪腿(1)双脚原地不动,先将上半身向右扭转,左脚踵上提,两手张开并曲肘,再使左掌朝内,右掌心朝外翻。此时左掌一如攻击腕内侧的态势,直立于脸
-
螳螂拳挂手顶脐捶(1)右脚踏实地面后,屈膝下沉上半身,而左脚往右移至贴近右脚丙侧,右拳置于腰际,同时屈左肘置于胸前,拳心向上(图3-64)(2)左脚急
-
螳螂拳独立上挑捶与前招势同样采用独立势。右拳腕弯屁:从上挑击出(图3-60)上挑捶的右拳切忌高过失部。此时,左拳应回收置于胸前,拳心向下。螳螂拳登山封
-
螳螂拳独立相击掌左脚金鸡独立,同时右手收回至面部前方,再以右掌背扣击右脚(图3-55)螳螂拳刁手反冲爪右脚往前踏出,成登山势,右手成钓手,手背朝前方击
-
螳螂拳跨虎反拥手身体往上跳跃,将第三路二式的双脚位置前后互换,同时使身体向左扭转。、右手成螳螂手,左手在跳跃的同时先伸直食、中二指,着地后左手也即刻取
-
螳螂拳登山右补捶右脚往前踏出,成登山势,且右拳往前平击出,而左掌尖朝上,曲腕微微触及右臂内侧。位置在胸部前方(图3-31)螳螂拳马式双韧手在右腿迅速后
-
攻击防卫掌法:螳螂拳基本运用练习之攻击掌法和防卫掌法搬拦手、腰斩:螳螂拳基本练法之搬拦手和腰斩螳螂手的应用:螳螂拳基本练法之螳螂手的应用方法螳螂手基本
-
一路一二式:螳螂崩步拳一路一二式中平双蓄势和跨虎斜补捶一路三四式:螳螂崩步拳一路三四式螳螂捕蝉势和登山左插掌一路五六式:螳螂崩步拳一路五六式登山右补捶
-
泰拳右直拳防守:肘阻挡(见图5一51)①身体腰部向右转动的同时,以左肘和前臂阻挡右直拳.②双脚远离.肘紧贴两肋。⑧随时准备旋回用右手反击。④需将颚部藏
-
泰拳进攻是重要的.但绝不可忽视防御。防守战术即可遏制对手的进攻,也能使防守者处于反击位置。下面我们逐一介绍直拳攻击头部时常用的防守战术.阻挡(见图5一
-
泰拳的拳法类似西洋拳法,但比西洋拳法更实用更灵活,西洋拳法规定只能用拳头的正面和拳背打击对手,而泰拳没有这类限定,拳头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用来打击对手;西
-
泰拳的拳法基本上与西洋拳相同,大致可分为直击拳、钩击拳、上击拳与摆击拳等。虽然泰拳与西洋拳所用拳招无大差异,但由于后者只准用拳攻击,所以拳路之法门、策
-
泰拳中右拳的直击法与左直拳不同之处,在其发击时拳处于后方,距离较远,击中目标时破坏力较大,这是右直拳的优点。但这同时却成了它的弱点,由于攻击距离远,较
-
古泰拳的绷带一直要缠到肘部,故绷带用得多,长约20至25米,缠绷的方法与现代也有所不同,是从手臂缠起,至未端留约1米长,用来缠紧拳头,出赛前含水喷向拳
-
泰拳中的直拳,又叫正拳,刺拳,引拳等.直拳是拳法中动作最简单,实用价值最高的一种拳法。特别是左直拳,它可以连续进攻,能为所有拳法、腿法做引拳。无论泰拳
-
打沙袋是泰拳基本练习方法之一,可以加强拳头的威力和硬度.使肘、腿、膝扣更具威胁。练沙袋的要点,是不可蛮干,应环绕沙袋,作有规律的移动,一面练习步法,一
-
泰拳右直拳防守:组织(见图5一46)不同的防御技术应对付不同的进攻,猛烈攻击有多种基本形式,在后仰猛击中有惯用准备动作时,是能预感到的。在此情况下,有
-
下闪法和转动法的技术动作见图5-55至图5-56.泰拳下闪法是比下潜更高一级的闪躲技术。这个技术在掌握滑躲法和下潜法,尤其是牢固的掌握滑躲法后,才能顺
-
拳桩拳桩即戒备姿势。戒备姿势是泰拳打斗时的基本攻防姿势,所露出的空位最少,适合进攻、回防或反击。拳师在发动攻击之前和之后,都必须保持的姿态,泰拳的戒备
-
泰拳右直拳防守:楔形抵挡(见图5-41)①左臂快速插入对方右臂内侧,前臂在对方的肘屈处成楔子。②在击中前,左臂用劲挡住进攻的右手,使其偏离目标。③调整